海洋城市竞争力:青岛位居世界第16位
2025-10-14 10:08
海洋城市竞争力:青岛位居全球第16位 ■ 中国由北、东、南三大海洋经济圈组成,青岛、上海、深圳分别成为其领头羊 ■ 作为涉海城市的代表,涉及海洋相关论文。国内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近日发布的《全球海洋城市竞争力指数报告(2025)》显示,青岛在全球60个海洋城市中位列第16位,海洋论文发表量位居全球第一。报告显示,全球海洋城市竞争力呈现明显的“四梯队”差异格局。其中,伦敦、新加坡、纽约、上海、东京、香港、悉尼、汉堡、奥斯陆、鹿特丹等地综合实力较强。是全球海洋城市发展的标杆,位居第一梯队。深圳、休斯敦、哥本哈根、广州侯、温哥华、青岛、斯德哥尔摩、洛杉矶、台北、雅典以其对现代科技、经贸等领域的突出效益位居第二梯队。报告指出,全球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三大经济圈,特别是欧洲海洋经济圈(代表城市伦敦、汉堡、奥斯陆)、北美海洋经济圈(代表城市纽约、休斯敦、温哥华)和亚太海洋经济圈(代表城市新加坡、上海、东京、香港)。在海洋强国战略的背景下,中国形成了三大循环经济圈,即北方海洋经济圈、东部海洋经济圈和南方海洋经济圈。青岛、上海、深圳分别成为三大经济圈的主要引领者。报告指出,全球海洋城市呈现出“那种类型的分化”趋势。国内,四类城市发展的主要优势和路径逐渐清晰。分别是:以青岛为代表的科技引领型城市,其主要优势指标是涉海论文和涉海学术;以上海为代表的枢纽型海洋城市,其主要优势指标是航运吞吐量、航线连通性; 以厦门为代表的生态示范海洋城,主要优势指标是红树林恢复和蓝碳贸易;以宁波舟山为代表的文化产业一体化海洋城,主要优势指标是国际渔业博览会、海岛旅游、保税加油、期货联动等。尤其是青岛的海事及学术论文优势十分突出。科学网 数据库收录权威、高影响力期刊,涵盖自然领域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生物医学、社会科学、艺术人文等,并根据上述内容、资源和出版年限积累独特的引文索引。根据2024年60个海事城市科学网相关海事论文数量排名,青岛以2202篇的优势全面领跑,占60个城市总数(23333篇)的近十分之一。在海事相关学术方面,青岛拥有全国约三分之一的海事学术力量,位居全国第一。该报告由综合发展研究院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中国深圳)与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联合编写,系统对全球60个城市的经济贸易、海洋技术变革进行了系统评估服务业、国际影响力和城市管理、全球海洋管理新变化。报告预测,2025年至2030年,科技驱动的效率革命和绿色低碳变革将成为海洋之城竞争的主旋律。海上数据中心、海洋人工智能、绿色加油、蓝碳经济等新业态快速发展。抢占新赛道将有助于海洋城市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主动。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训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