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主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

武汉儿童医院挂号系统

2025-10-30 10:19

2024年7月5日8点至8点45分,湖北省武汉市儿童医院官方微信小程序平台挂号系统突然“停止”。 45分钟内,患者无法通过微信预约。 “停权”的背后,与一群利用软件接管账户的“黄牛”有关。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江安检察院”)审理的一起案件经审理,四批“黄牛”9名被告人因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协助信息犯罪活动罪被判处一年零一个月至十个月固定身份信息系统洗钱罪。现已作出判决。 9人全部都是年轻人,其中不少是95后IT从业者,还有一些是“211”大学传播学硕士毕业生。 “我完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自己的行为造成的伤害感到遗憾。”在悔恨信中,一名软件开发人员写道,自己正在接管该账号。“黄牛”开发的软件每秒可抓获账号100次。当天八点,武汉儿童医院信息科工作人员发现该院微信小程序遭到攻击,挂号页面显示:“您的接入请求速度很快,请稍后重试。”每天7点,日均门诊量8000人次,医院设计的系统负载能力不足10万人次,当天系统显示就诊量达数十万人次,直接导致“挂号系统”暂停运行,信息部门紧急抢修,8点46分系统恢复正常。随后调查的一组数据引起了医院的关注:当天晚上7点左右,3名患者挂号成功,而且都是在消化科同一位专科医生挂号;这三名患者于2023年12月31日凌晨1点左右将其医疗卡与同一个微信账号关联;此外,这三名患者均在2024年出现重复挂号和取消行为。工作人员认为有人利用恶意软件在短时间内频繁点击刷新系统进行挂号,导致挂号系统“崩溃”,“严重影响医院挂号系统的正常运行”。武汉儿童医院立即向警方报案。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分局迅速立案侦查。 2024年7月29日、8月1日、8月8日,蔡甲、蔡乙、张某、李某等9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警方调查发现,9名犯罪嫌疑人中四组黄牛中,有两对夫妇和一对已婚夫妇。这9人中有的负责记账软件的研发、运维,有的负责抢占专业账户,有的负责出售账户资源。记账软件的主要开发者是张、连、林。张先生出生于1995年,热爱软件研发,无业。 2021年初,蔡某、王某发现抓卖医院专家有“巨额收入”,于是通过社交平台联系张某,付费创建一个账号,购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和武汉儿童医院挂号系统软件。张先生为上述医院挂号系统制作了插件软件,并负责后期的维护和更新。该软件。王客户在社交平台上招募客户并与客户建立联系。 CAI 在分配号码到相应医院之前在软件中记录的号码。输入顾客的身份信息,医院分配号码后,就可以使用软件找回号码。两人成功获得号码后,以更高的价格卖给患者。张证实,这款抢票软件可以通过高频点击、高频刷新的方式自动抢占账号,从而提高抢占账号的成功率。当年3月,张某为了获取更多利润,将软件卖给了陈某,并利用该软件与陈某合作接管账户。陈招揽客户,卖给客户,两人分享利润。蔡A的弟弟蔡B和詹嫂发现,他们可以用这种方法赚快钱。他们还联系了在该公司工作的李某。他通过社交平台在贵州一家公司向李支付费用,为上述两家医院的挂号系统制作挂号软件。蔡某义夫妇随后接管了该账户,并以更高的价格出售以获取利润。 “对张某、李某研发生产的抢票软件进行评测显示,他们的抢票效率每10毫秒刷新一次,平均每秒可挂号100次。而普通患者挂号则需要手动输入验证码、刷新页面等,至少需要1分钟。”姜案的检察官石书明说。为了避免攻击,特意调整了取票软件的频率——低于10毫秒,但高于普通人注册成功的概率。”石树明说道。 9名被告人中,林某、涂先生是一对90后夫妇,毕业于武汉“211”大学工程工程专业。案发前,两人分别在两家大型通讯公司和科技公司工作,赚了不少钱。据他们供述,他们把倒卖当成下班后的副业,这源于一次看病的经历。 2020年,林某去看医生。他们想给某位专家打电话,但很难接到电话。林先生熟悉了通过网站获取账户的基本原理,并萌生了“制作自己的账户接管软件”的想法。很快,账户抢注软件就制作完成,夫妻俩成功接管了专门账户,并顺利接受了治疗。发现“专业账号接手难”的痛点后,林和涂二人下班后通过社交平台求业务,利用自家的接账号软件接手了专业账号。帮别人把账户卖了,然后以更高的价格出售。他们纷纷接管账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科、儿科、超声科、甲状腺科专家,以及武汉儿童医院消化内科专家的讲述。侦查人员调取了付款凭证、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证据,证明林某、涂某出售专用账户,并加价120元至600元。蔡A、蔡B等“黄牛”、陈某等“黄牛”将每个账户的价格从50元到数百元不等。其中,武汉儿童医院消化内科一名专家的人数在本案中成为四批“黄牛”同时“争夺”的对象,直接导致该院挂号系统崩溃。2024年7月5日上午,据办案人员介绍,这位专家每次会诊前,医院都会发布10多个号码。在这种情况下,四组“黄牛”各持有约3个号码。留给普通患者的数量通常很少。为了让生病的孩子早点就医,他们只好联系黄牛高价购买。这损害了大部分患者的权益,也损害了医院的声誉。据调查人员介绍,为了获得更多客户、稳定“生意”,一些“黄牛”拥有近10部手机、30多个微信ID。在“黄牛”眼中,知名专家的账号就是“肉肥肉”、“坑优势”。吸引客户后,他们在凌晨悄悄注销账户,然后立即用客户信息“恢复”账户。如果他们最终没能卖掉账户,“他们严重占用大量医疗资源,扰乱医院就诊秩序,即使医院挂号系统关闭,也严重干扰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石书明分析道。最终,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法院判处9名被告人犯有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其中,蔡甲、蔡乙、陈某、林某有犯罪行为。异常访问、限制访问、屏蔽等;患者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图片和文字描述相关情况,由医疗助理或人工智能审核病情,确定是否需要预约知名专家。”“一审判决后,9人均未上诉、认罪并接受处罚。

相关推荐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86-765-4321
    [email protected]
    +86-123-4567
    天朝天堂路99号